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Day 13(三)威尼斯大運河之旅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來到威尼斯,步行和水上巴士是兩種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行走在威尼斯曲折的巷弄、高低的橋樑之間絕對是不可錯過的體驗,而且許多來到威尼斯的觀光客根本是抱著「非迷路不可」的心態漫步在威尼斯的街道裡。然而如果要快速在固定的地點之間移動,尤其是還要拖著行李或拿著重物,那麼水上巴士、或是水上計程車會是較好的移動方式。

威尼斯稱為水都,正是因為島上除了供人行走的路以外,沒有汽車,一切交通運輸都是倚靠水路,甚是許多建築門口就直接是船的停靠處,也只能靠船抵達。實際上,威尼斯並不是一個大島嶼,而是由超過一百座小島組合而成,連接這些小島的是總長四十公里的水道以及超過四百座橋樑。在威尼斯,只有三條被稱為「運河(Canal)」的水道:大運河(Grand Canal)朱代卡運河(Giudecca)卡納雷吉歐運河(Cannaregio),其餘的水道一律稱為「河流(River)」。

大運河(Grand Canal),顧名思義就是最大的運河,也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要道,運河上隨時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船隻,從水上巴士、水上計程車、警船、垃圾船、救護船、工程船,甚至可以看到黑褐色的UPS貨船,就是這些形形色色的船隻,維持著整個都市的正常運作,有如威尼斯人生活的剪影一般。

數百年來,大運河擔任著威尼斯人民生存的命脈,而實際上,大運河不只是交通運輸的通道而已,對觀光客來說,大運河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觀光景點。威尼斯的形狀就像是一條浮在海上的大於,大運河就像是魚的消化系統,從魚嘴到魚尾,每一公尺的水道都訴說著威尼斯的歷史。

威尼斯大運河之旅

威尼斯大運河

這天(Day 13),在登上聖馬可鐘樓、瞭望威尼斯的美景,並且把聖馬可廣場四周走過,聽完Rick Steves對聖馬可廣場的介紹後,我們搭船來到威尼斯這條大魚的魚嘴,也就是羅馬廣場(Piazzale Roma),準備來進行一趟威尼斯大運河之旅

【延伸閱讀】:聖馬可大教堂
【延伸閱讀】:聖馬可廣場

威尼斯大運河
歐洲旅行的好朋友Rick Steves有許多免費的語音導覽,來到威尼斯,其中有一個就是利用一號水上巴士約40-50分鐘的行程,對沿途的重要建築、威尼斯的歷史、文化做一個非常詳盡的介紹。

Rick Steves的語音導覽並不是從起站羅馬廣場(Piazzale Roma)開始,而是從第二站Ferrovia,也就是聖塔露西亞火車站(Santa Lucia)開始,原因是大多數的人是以火車做為交通工具抵達威尼斯,而且羅馬廣場實際上就是個有巴士站、停車場以及現代建築的小島,與威尼斯島相比可以說是相隔了好幾個世紀。雖然如此,我們還是決定從羅馬廣場開始搭船,而且也強烈建議大家從這裡開始,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是起點站,人比較少才有機會來到船頭,而且說不定還有座位。

【延伸閱讀】:歐洲旅行的好朋友Rick Steves
【延伸閱讀】:威尼斯大運河逐站導覽(1/4)
【延伸閱讀】:威尼斯大運河逐站導覽(2/4)

一號水上巴士的大運河之旅
一號水上巴士是大運河上停靠最多站的水上巴士,除了San Samuele站沒有停靠以外,總共停靠18站,每一站都代表著威尼斯的歷史與榮耀,每一站也都有不同的重要景點。

大運河旁的交易所
從第一站羅馬廣場,我們從二十一世紀的威尼斯逐漸來到工業革命後十九世紀的Ferrovia鐵路站,接下來我們就直接穿越時空來到十二世紀到十六世紀期間,這段時間是威尼斯共和國最榮耀的時光,他代表的是歐洲最強盛的海上霸權、最繁榮的貿易港口,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聚集在這裡進行交易,運河上的宮殿林立,船上的貨物不斷地卸下、搬上。

Rialto Bridge & Gondola
大運河上共有四座橫跨的橋樑:憲法橋(Ponte della Constituzione / Constitution Bridge)赤足橋(Ponte degli Scalzi / Bridge of the Barefoot)里奧多橋(Ponte di Rialto / Rialto Bridge)學院橋(Ponte dell'Accademia / Academia Bridge),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時代的建築。大運河上與水上巴士共行的有各種的船隻,除了上述提到各種維持城市運作的船,還有許多觀光客最愛搭乘的貢多拉(Gondola),可以看到船夫們穿著黑白相間的制服划著船,而船上的遊客則悠閒地感受著威尼斯的浪漫。

安康聖母大教堂
接著我們還會經過幾間豪華酒店、古根漢博物館、賭場。來到運河的河口,會看到有如華麗生日蛋糕形狀的安康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 Church of Saint Mary of Health),河口最尖端的部份則是過去對所有入港貨船收稅的海關。

聖馬可廣場
接著,我們來到了威尼斯的宗教以及政治中心--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 St. Mark's Square)。從船上我們可以看到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 / The Patriarchal Cathedral of Saint Mark)的拜占庭式建築,也可以看到岸邊的總督宮(Palazzo Ducale / Doge's Palace)以及他外觀牆上被LV抄襲參考的十字花紋。 總督宮旁面對岸邊的一隅,總是擠滿了人,在這裡可以看到著名的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 / Sigh Bridge),古時候死刑犯走在橋內嘆息著人生最後一次看到世界,現代的人們在橋外嘆息著威尼斯共和國的榮華不再!

總督宮的十字花紋
總督宮被LV抄襲參考的十字花紋

【延伸閱讀】:聖馬可廣場
【延伸閱讀】:聖馬可大教堂

一段約50分鐘的旅程,隨著水上巴士慢慢地行駛,船上的遊客們上上下下,而我們聽著Rick Steves的語音導覽,感覺有如在觀光船上並且有個私人導遊一般,真的是免費的高級享受啊!

真的很推薦大家可以來這樣一趟免費的觀光語音導覽,下面我會提供連結,可以下載Rick Steves的導覽地圖和免費的導覽MP3。如果對英文聽力不是很有把握,也可以列印我參考Rick Steves導覽撰寫的「威尼斯大運河逐站導覽」,邊搭船邊看也可以。實際上,我也推薦大家能先讀過我這幾篇逐站導覽,先看好照片有些印象,這樣到時候聽導覽的時候會容易一些,要不然有些景點還來不及反應就錯過了。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Read More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威尼斯大運河逐站導覽(4/4)

【本文為《旅遊工具》系列文章】

本文承續上篇:大運河逐站導覽(3/4),繼續介紹Rick Steves的威尼斯大運河語音導覽。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Rick Steves的語音導覽App(iOS / Android),有地圖可以邊聽邊對照,或者去Rick Steves的網站直接下載語音導覽的MP3檔案以及地圖的PDF檔案。如果英文聽不太懂也沒關係,以下我會節錄Rick Steves導覽的每一站的重要內容,並加上少許我自己的想法,各位要印出來帶著邊搭船邊看也沒問題。
【延伸閱讀】:威尼斯大運河之旅
【延伸閱讀】:我們的歐洲旅遊App清單
【延伸閱讀】:歐洲旅行的好朋友Rick Steves

Rick Steves Venice Grand Canal Guide

第十三站:Ca' Rezzonico

學院橋 Academia Bridge
水上巴士逐漸離開Ca' Rezzonico站,此時在前方可以看到一座木造的橋,這就是有名的學院橋(Ponte dell'Accademia / Academia Bridge)。學院橋也是橫跨大運河的四座橋樑之一,原來的鋼體結構學院橋建於1854年,1930年代拆除後原本打算建一座石橋,並以一座木橋作為臨時替代橋樑,但威尼斯人太喜歡這座臨時的木橋了,所以就保留下來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學院橋。

學院橋是威尼斯少數的現代建築,但又因為極具有歷史價值,市政府以法令限制不准修改或拆除。事實上,威尼斯絕大部分的建築都已經成了不准更改或拆除的古蹟,對觀光客來說這是好事,但是對當地人而言卻不是那麼友善了。試想,如果想要在威尼斯組個家庭定居,受限於土地的關係,公寓至少好幾層樓高、很小、極少有電梯,一千平方英呎(約28坪)的房子要價超過美金一百萬元(約3000萬台幣),再加上濕度、鹽、淹水,想要裝潢房子要經過層層申請、查驗,建材要從大陸上運過來所以貴得要死,要在威尼斯養間房子真的不光是有錢就可以輕鬆做得到的。再進一步,因為沒有汽車,要出門辦事或買菜至少就要走過十幾座橋、無數階樓梯,如果再推個嬰兒車,有多少個人受得了?因此,雖然觀光產業發達,遊客一年比一年多,但威尼斯的人口卻不斷地減少,目前有大約六萬名居民,只有三十年前的一半而已,每年流失的人口約一千人左右。即便是最樂觀的威尼斯政府官員都認為不出數十年,威尼斯不再是個城市,而將成為博物館或文化主題樂園。

第十四站:Accademia

大運河與安康聖母院
大運河與安康聖母院
來到Accademia站,在船的右邊就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 Academia Gallery),裡面展示著威尼斯最好的畫作。透過學院橋底,往船的前方看去,可以看到一個圓頂的教堂,就是威尼斯大運河出海口有名的安康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Source: Wikipedia)
離學院橋約一百公尺處的右邊,有座矮矮白色的建築,這裡是「佩姬.古根漢美術館(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這位美國女富豪1948年退休後住在威尼斯三十年的時間,過世後葬在他的居所的花園,這棟除了一樓建好,其餘樓層未曾動工的建築後來捐給古根漢基金會,成立古根漢美術館,裡面展示的多是他的二十世紀藝術收藏品,這裡擁有世界上最精美的二十世紀藝術品。

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Source: Wikipedia)
當佩姬.古根漢在威尼斯居住的時候,以她本人認識並有交往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裝飾他的房屋,並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期間,親自接待當代有名的作曲家、藝術家、畫家、詩人……等,甚至接待過披頭四的約翰.藍濃與小野洋子夫婦。

Palazzo Dario
Palazzo Dario (Source: Wikipedia)
再往前兩棟建築為Palazzo Dario,請特別注意看這棟建築上漏斗型的煙囪,這種煙囪裡面並不是直直往上通的管子,而是螺旋狀的設計,這是為了讓廚房或暖氣排出的煙降溫,避免火星從煙囪冒出,這在過去是很重要的設計,因為這些磚造的宮殿周圍往往都是木造房子,為了避免冒出來的火星造成周圍的火災而做的設計。但要知道的是,並不是這些宮殿的主人、有錢的商人有什麼良心,而是住在周圍木造房子的都是他們雇用的工人和佣人,這些有錢人只是不想失去能為他們帶來收入的工人罷了!

第十五站:Santa Maria del Giglio

Gritti Palace Hotel
Gritti Palace Hotel (Source: Wikimedia)
當船緩緩駛離Santa Maria del Giglio站,往左邊可以看到一棟非常豪華的飯店,這就是運河上有名的Gritti Palace Hotel (Palazzo Gritti)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伍迪.艾倫(Woody Allen)等都曾經住在這裡,一邊享用義大利的espresso咖啡、一邊欣賞著運河對面令人驚豔讚嘆的安康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的美景!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安康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 Church of Saint Mary of Health),簡稱安康教堂(Salute Church),有「健康」之意。教堂得其名於1629-1630年間的鼠疫大流行,威尼斯三分之一的人口因而死亡,參議院決定建立這座聖母教堂來感謝聖母馬利亞保護威尼斯脫離這場災難。教堂大門上方中央立的是馬利亞的雕像,面向運河,歡迎進入威尼斯的船隻。

直到今日,每年11月21日威尼斯都還會舉辦活動感謝馬利亞當年為威尼斯代禱脫離鼠疫的災難,這天,威尼斯會特別從Gritti Palace Hotel前蓋一個臨時的浮水橋到安康聖母大教堂,市府官員們會成群從聖馬可廣場一路走向安康聖母大教堂來望彌撒、感恩,一般人也可以行走這座臨時的浮橋。

第十六站:Salute

Salute Church & Customs House
Salute Church & Customs House (Source: Wikipedia)
Salute站旁最顯眼的就是Salute Church,也就是安康聖母大教堂這棟位於大運河出海口的教堂,與聖馬可大教堂聖喬治馬焦雷教堂形成一個三角形,互相呼應、一起守衛著威尼斯。安康聖母大教堂建在超過一百萬根木頭的地基上,白色磚造的圓柱體建築有著高聳的圓頂,巴洛克式的建築內外共有125座雕像,包括正門口上方正中央望著世人的聖母馬利亞雕像。十七世紀中期,建築師Baldasarre Longhena重新將威尼斯塑造成巴洛克式的城市,設計建造了安康聖母大教堂與先前提到的Ca' Rezzonico等兩棟代表性的建築。安康聖母大教堂是Longhena畢生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也是威尼斯共和國沒落之前建造的最後一座建築。

Customs House Statue
Customs House Statue (Source: Wikipedia)
船緩緩經過安康聖母大教堂,我們終於來到威尼斯這條大魚的肛門河口,接近聖馬可廣場,不過在這裡我們還沒有要下船。在右邊的最後一棟建築,頂上有個金色圓球,這裡是十七世紀時威尼斯的海關建築,名稱為Punta della Dogana,屋頂上兩小銅人撐著一個金色的圓球,球上面站的是代表財富的雕像。古時候的商船來到威尼斯,必須先在這裡停靠、繳交關稅,才能繼續前進到交易所卸貨。

第十七站:San Marco

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
來到威尼斯,一定要來聖馬可廣場,這個威尼斯的政治與宗教中心,也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的地標。我們先不急著下船,船還會繼續往前開到終點站San Zaccaria。

從聖馬可廣場沿著水岸,有一條威尼斯少見的大道Riva degli Schiavoni,一直延伸到遠方大魚的尾端,那裏有一片長長的森林綠地,這裡是威尼斯的公共公園(Giardini Pubblici / Public Garden),也是威尼斯少數公園裡最大的一座,這裡是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 )的舉辦地點,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活動之一。

在威尼斯看見台灣
在威尼斯看見台灣
2013年台北美術館也有在此舉辦展覽,大大的廣告就在嘆息橋旁、面對Riva degli Schiavoni大道的建築上。

再往更遠方看去就是位於潟湖外緣的利多島(Lido),利多島是個有汽車與海灘的狹長、美麗島嶼,也是每年威尼斯影展的舉辦地點。

聖喬治馬焦雷島
聖喬治馬焦雷島
聖馬可廣場的對面,有一座有如夢幻般浮在海中的教堂,這座教堂稱為聖喬治馬焦雷教堂(Basilic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 / Church of San Giorgio Maggiore),由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建築師安德烈亞.帕拉弟歐(Andrea Palladio)設計建造。

聖喬治馬焦雷島右邊,是一座形狀狹長的島嶼-朱代卡島(Isola della Giudecca / Island of Giudecca),歷史上曾經是個宮殿與花園,後來成為工業區,工廠拆遷後,現在又再度成為威尼斯的高級住宅區。橫亙在朱代卡島與威尼斯島之間的,就是朱代卡運河。

船緩緩離開San Marco站,左邊可以看到聳立在群建築間的聖馬可鐘樓塔頂,而船站旁沿岸的一棟建築,為舊鑄幣廠正門,這裡是共和國時期的威尼斯硬幣鑄造的所在。

San Theodore & San Marco
San Theodore & San Marco (Source: Wikipedia)
接著會再看到兩根聳立的圓柱,一根圓柱上的雕像是屠龍的聖狄奧多(St. Theodore),另一根上的則是聖馬可飛獅,在聖馬可之前,聖狄奧多曾是威尼斯的守護聖人。兩根圓柱中間,可以一瞥曾經在歷史上數個世紀作為歐洲最重要的廣場的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 St. Mark's Square)。聖馬可廣場的深處,可以看到聖馬可時鐘塔,塔上兩個小銅人自從1499年開始每個小時都會敲響鐘塔上的鐘!

嘆息橋 Bridge of Sighs
嘆息橋 Bridge of Sighs
聖馬可飛獅一邊的建築,就是共和國時期的總督宮(Piazzo Ducale / Doge's Palace),連結著總督宮與一旁監獄的,就是死刑犯最後走過能見到威尼斯景色的嘆息橋(Ponte di Sospiri / Bridge of Sighs),這裡總是擠滿了人,待會兒下船後,可以一起加入他們,一起發出人生的嘆息-唉!

【延伸閱讀】:聖馬可大教堂
【延伸閱讀】:聖馬可廣場

第十八站:San Zaccaria

來到San Zaccaria站,我們來到一號水上巴士的最後一站,該下船了!

聖撒迦利亞教堂
聖撒迦利亞教堂
San Zaccaria(聖撒迦利亞)站得名於附近小巷內的聖撒迦利亞教堂(Chiesa di San Zaccaria / Church of San Zaccaria),裡面埋葬著施洗約翰(John the Baptist)的父親撒迦利亞(Zacharias),可以參考聖經路加福音第一章裡的記述。

下船後,往回走幾分鐘就可以回到嘆息橋與聖馬可廣場,或者可以繼續往前走,沿路一邊走過豪華的飯店,一邊欣賞威尼斯美麗的海景。喔!潟湖上美麗的城市,威尼斯!

【本文為《旅遊工具》系列文章】
Read More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威尼斯大運河逐站導覽(3/4)

【本文為《旅遊工具》系列文章】

本文承續上篇:大運河逐站導覽(2/4),繼續介紹Rick Steves的威尼斯大運河語音導覽。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Rick Steves的語音導覽App(iOS / Android),有地圖可以邊聽邊對照,或者去Rick Steves的網站直接下載語音導覽的MP3檔案以及地圖的PDF檔案。如果英文聽不太懂也沒關係,以下我會節錄Rick Steves導覽的每一站的重要內容,並加上少許我自己的想法,各位要印出來帶著邊搭船邊看也沒問題。
【延伸閱讀】:威尼斯大運河之旅
【延伸閱讀】:我們的歐洲旅遊App清單
【延伸閱讀】:歐洲旅行的好朋友Rick Steves

Rick Steves Venice Grand Canal Guide

第八站:Mercato Rialto

Mercato Rialto
Mercato Rialto (Source: Bing Map)
里奧多市場(Mercato Rialto)是威尼斯色彩豐富的「傳統市場」,每天中午以前人潮喧嚷,但是之後就空空如也。這裡是威尼斯本地人購買各種海鮮的地方。市場旁一棟長長的建築為威尼斯法院。從船頭往前面上方看去,可以遠遠望見聖馬可鐘樓的頂端。

日耳曼交易所
日耳曼交易所(Source: Wikipedia
前方左邊約一百公尺處有棟白色建築,十六世紀初的時候這裡是日耳曼交易所(Fondaco dei Tedeschi / German Exchange),日耳曼金屬商人交易的所在。2012年以前這裡是威尼斯的郵政總局,但現在準備開發為購物商場。

里奧多橋 Rialto Bridge
里奧多橋 Rialto Bridge
船開動沒多久轉彎處,會看到威尼斯最重要的地標之一--里奧多橋(Ponte di Rialto / Rialto Bridge)--威尼斯橫跨大運河的四座橋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一座。現在看到的里奧多橋是同個地點建築的第三座,建於1588年,擁有強烈的文藝復興風格,橫跨將近三十公尺的河面,兩方的地基延伸各超過200公尺。當船經過橋下的時候,船的引擎聲加上貢多拉船夫的歌聲,激發出了令人難以忘懷的回音。

里奧多橋 Rialto Bridge
里奧多橋 Rialto Bridge
1850年以前,里奧多橋是唯一一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早期的兩座橋可以活動,讓運送貨物的大船通過,新橋建成後,就不再有大貨船通過了。

第九站:Rialto

里奧多站應該是整個大運河上最多人上下船的站。歷史上這裡曾經是一個分開的城鎮,事實上,里奧多一直都是威尼斯的地理與商業中心,聖馬可廣場則為宗教與政治中心,連結這兩點的則是一條 稱為Mercerie的蜿蜒小道。這一帶也是大運河旁唯一有一段人行道可供行走,過去這裡是商船卸貨處,現在則是林立著被觀光客佔據的餐廳,隨時想要卸下觀光客口袋裡的錢。

里奧多是貢多拉船活動最頻繁的地方
里奧多是貢多拉船活動最頻繁的地方
里奧多這一帶應該也是威尼斯最多貢多拉船的地方,大約有五百艘貢多拉船在此活動,而這裡也是「撞船」事件發生最多的地點,水上巴士的司機開過這裡的時候,看到這些比他們賺更多錢的貢多拉船夫可以不顧交通規則在水上划船、亂闖,心裡應該很e04!

Ca' Loredan 威尼斯市政廳
Ca' Loredan 威尼斯市政廳(Source: Wikipedia
在前方約一百公尺處的左方,有兩座一樣高的宮殿,一座白色一座褐色,樣式差不多,這裡就是威尼斯的市政廳以及市長辦公室的所在。

第十站:San Silvestro

Venice Chandelier
Credit: Creativecommons.org/ gnuckx
從San Silvestro站開始是大運河最多商業宮殿的一段,主要是因為自從現在的里奧多橋建好後,大商船再也不能往前通走,從此大型的貨運商業交易所集中在里奧多橋之前的這段大運河。與先前介紹過的土耳其交易所和日耳曼交易所相同,這些建築的一樓皆為卸貨的倉庫,二樓以上則稱為「貴族樓層」,在這裡有辦公室、展示間、商人暫住的房間...等,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貴族樓層多有採光的大型窗戶或落地窗。侍者和僕人則住在最高樓層,並且為了消防安全的緣故,廚房也設在最高層。

大多數這些商業宮殿或交易所今天都沒有人居住,甚至許多因為水位上升,一樓已經完全淹水,但是為了展示威尼斯共和國的繁華,仍然亮著燈,如果注意一下,可以看到這些宮殿裡面還懸掛著美麗、大型的水晶燈。現今的法律已經禁止對這些古蹟做任何更改,遊客們可以 搭著慢慢行駛的一號水上巴士,盡情地欣賞、沈醉在威尼斯的榮華過往。

第十一站:Sant'Angelo

Wooden Posts & Gondola
威尼斯的建築物基本上都是蓋在排木上,地基下鑽入沼澤地至少五公尺以上,在排木上,再用一種稱為伊斯特拉石(Pietra d'Istria / Istrian Stone的白色的防水石塊做地基,這樣的地基結構之上的磚造建築可以維持乾爽不滲水,但即便如此,上升的水位使得許多建築物已經完全放棄使用淹水的一樓。建築外面綁船的木樁通常會漆有不同的圖案與顏色,過去,這些圖案與顏色代表的是不同家族的徽章。水下的木樁通常被水保存得很好、不會腐爛,但是水位線上下不斷接觸空氣與水的地方反而很容易被氧化、蟲蛀、腐爛。

第十二站:San Toma

San Toma站景點
San Toma站景點(Source: Bing Map)
San Toma這一段的景點都很接近,稍微不注意就一閃而逝,請參考上圖的標示以及下面的照面,會幫助您容易些認景點。

Palazzo Balbi
Palazzo Balbi (Source: Wikipedia)
San Toma站再往前約五十公尺處,可以看到一棟白色的宮殿,屋頂上有兩個尖角狀的小塔,這棟建築稱為「巴爾比宮殿(Palazzo Balbi)」,是威尼斯省的省政府與議會所在地,建築物前的陽台上插著三支旗子:藍天金星的歐盟旗、綠白紅的義大利國旗、紅金色聖馬可飛獅的威尼斯旗

大運河上的交通號誌
大運河上的交通號誌(Source: Wikipedia
過了巴爾比宮,馬上向右邊看,在大運河與另一條運河的交界處有一個交通號誌,這個紅綠燈設置在這裡的目的是為了指揮運河上的船,因為消防局就在旁邊,往這條分岔運河裡面看去,有一棟擁有四個拱門的建築,這裡就是威尼斯的消防局,裡面有四艘消防船,隨時準備出動。

Ca' Fascari
Ca' Fascari (Source: Wikipedia)
在這個Y字形運河的交岔處的一座宮殿稱為Ca' Fascari,是威尼斯大學(University of Venice)的主要建築,威尼斯大學有大約二萬五千名學生。


Ca' Rezzonico (Source: Wikipedia)

Palazzo Grassi
Palazzo Grassi (Source: Wikipedia)
再往前右邊第三棟白色的大建築是Ca' Rezzonico,現在是威尼斯十八世紀博物館。Ca' Rezzonico的對面是一棟比較狹小的白色建築,這座稱為Palazzo Grassi的宮殿是大運河上最新的「豪華房屋」建築,建於十八世紀晚期,現為現代藝術博物館。

繼續閱讀:威尼斯大運河逐站導覽(4/4)

【本文為《旅遊工具》系列文章】
Read More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威尼斯大運河逐站導覽(2/4)

【本文為《旅遊工具》系列文章】

本文承續上篇:大運河逐站導覽(1/4),繼續介紹Rick Steves的威尼斯大運河語音導覽。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Rick Steves的語音導覽App(iOS / Android),有地圖可以邊聽邊對照,或者去Rick Steves的網站直接下載語音導覽的MP3檔案以及地圖的PDF檔案。如果英文聽不太懂也沒關係,以下我會節錄Rick Steves導覽的每一站的重要內容,並加上少許我自己的想法,各位要印出來帶著邊搭船邊看也沒問題。
【延伸閱讀】:威尼斯大運河之旅
【延伸閱讀】:我們的歐洲旅遊App清單
【延伸閱讀】:歐洲旅行的好朋友Rick Steves

Rick Steves Venice Grand Canal Guide

第三站:Ferrovia

一號水上巴士離開Ferrovia站,拋開我們身處的二十一世紀,讓我們回到從前威尼斯榮耀的時光。十二世紀到十六世紀期間,威尼斯是歐洲最富裕的城市,威尼斯商人從事歐洲與亞洲的貿,並易累積了大量的財富,商船來往於威尼斯與歐洲及中東各大港口,從亞洲進口的貨品在威尼斯卸貨,再以超高的利潤轉手賣出。現在的威尼斯雖然繁華不再,但是大運河兩旁的宮殿仍然試圖告訴人們,它們有著驕傲的過去。

第四站:Riva de Biasio

Riva de Biasio
Riva de Biasio (Source: Bing Map)
當船緩緩離開Riva de Biasio站,往左邊看去,有兩棟淡粉紅色、六層高的建築,這一帶曾是猶太人的聚居地(Jewish Ghetto)。1516年正式將這一區定為威尼斯的猶太區,從此這裡成為義大利猶太人密度最高的社區。

大運河上,我們可以看到充滿各種各樣的船:水上計程車、警船、垃圾船、救護船、工程船,甚至可以看到黑褐色的UPS貨船,就是這些各式各樣的船隻讓威尼斯得以如正常城市般運作。

第五站:San Marcuola

Chiesa di San Marcuola
San Marcuola教堂(Source: Wikipedia
來到San Marcuola站,在船站邊就可以看到一座未完成的San Marcuola教堂,這是五座面向大運河的教堂之一。與義大利許多古老的地區不同,大運河從來不是個宗教氣息濃厚的地方,反而是個金錢、物慾橫流的商業交易地。

土耳其交易所 Fondaco dei Turchi
土耳其交易所(Source: Wikipedia
右邊的不遠處,可以看到一棟拜占庭式宮殿,名為土耳其交易所(Fondaco dei Turchi / Turkish Exchange),是威尼斯最古老的宮殿之一。土耳其商人運來的貨物會在這裡交卸,送入一樓的儲藏室,商人們可以上二樓去享用家鄉的土耳其餐點,甚至在這裡休息過夜。十六世紀的威尼斯是個非常勢利包容的城邦,只要有錢,管你什麼人種、宗教,通通都歡迎。

Ca' Vendramin Calergi
Ca' Vendramin Calergi (Source: Wikipedia)
船繼續前進,左方不遠處有座宮殿,稱為Ca' Vendramin Calergi,這裡歷史上曾經是許多名人的居所,也是德國有名的歌劇作曲家Richard Wagner 於1883年去世之處。這座宮殿現為威尼斯賭場的所在地。

第六站:San Stae

San Stae
San Stae (Source: Bing Map)
San Stae站得名站前的聖歐達奇教堂(Chiesa di Sant'Eustachio e Compagni martiri,簡稱San Stae,為大運河旁的五間教堂之一。San Stae站、運河的對面,如果仔細看這些建築的底層處,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斑駁的彩繪,這些所剩不多的濕壁畫彩繪,曾經是威尼斯許多建築的外觀裝飾。

Ca' Pesaro
Ca' Pesaro (Source: Wikipedia)
前面右邊不遠處,有另一座宮殿,稱為佩薩羅宮(Ca' Pesaro)。Ca'是Casa(房屋)的簡稱,雖然這些「房屋」基本上是宮殿,但是「宮殿(Palazzo / Palace)」一詞只有總督(或稱公爵)的居所能使用,也就是聖馬可廣場的「總督宮」可以擁有的稱謂,其餘一律只能稱為「房屋(Casa或Ca')」,也就是說在總督的眼中,這些充其量就是比較豪華的房屋而已。通常住在大運河宮殿的商人,品味都不怎麼高,門面也只有做做門面、裝飾面對大運河的一面而已,但是Ca' Pesaro是棟少數連側面都有裝飾的「豪華房屋」,不過也只有左側邊有裝飾、讓進來大運河的船隻看得到罷了。這裡目前是現代藝術博物館。

【延伸閱讀】:聖馬可廣場

第七站:Ca' d'Oro

Ca' d'Oro 黃金宮(Source: Wikipedia
Ca' d'Oro得名於位於站對面的豪華房屋Ca' d'Oro,或稱為黃金宮(House of Gold),因為屋主曾經用黃金來裝飾房屋的外表(按:真有田kiau仔(暴發戶)的風格啊!)。黃金宮是威尼斯哥德式建築的代表作,融合了拜占庭與威尼斯本地的風格在內,在這裡居住的貴族家族曾經產生過八位威尼斯總督,真的是富好幾代、官好幾代的歷史代表。現代,Ca' d'Oro被用來做為美術博物館。船繼續往前走,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宮殿,華麗的外表訴說著曾經繁華的過去,空空如也的內部卻悲泣著當代的沒落。

Traghetto
Traghetto (Source: Viator: Things to do in Venice)
運河的兩旁有許多小碼頭,有許多類似貢多拉(Gondola)的小船來回於運河的兩岸,稱為渡船(Traghetto)。由於只有四座橋連接大運河兩岸,因此沿著大運河兩岸有許多小船可以讓人快速來回運河兩岸。如果不想花八十歐元搭半小時的貢多拉,這種搭乘一次不到一歐元的小渡船會是個提供類似貢多拉體驗的好選擇啊!

繼續閱讀:威尼斯大運河逐站導覽(3/4)

【本文為《旅遊工具》系列文章】
Read More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威尼斯大運河逐站導覽(1/4)

【本文為《旅遊工具》系列文章】

新世紀的今天,觀光產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很重要的推手,許多城市無不想盡辦法推廣自己,其中一個在歐洲、北美大城市很常見到的就是所謂的Hop-On, Hop-Off Bus,在巴士上有司機或導遊會隨時介紹經過的城市景點,遊客也可以隨自己的喜好與時間上車、或者下車參觀。而傍水的大城市,也會順勢推出觀光船、觀光巴士,有些是單次旅遊、有些也像Hop-on, Hop-Off Bus一樣可以隨時上下船。

威尼斯不只是傍水而建立,她根本就是建立在水面上、以船為交通工具的都市,理所當然會有觀光船的服務,只不過除了搭貢多拉(Gondola)或一些比較小的私人水上計程車能夠走一些小水道,一般的觀光船會走的也都和ACTV的水上巴士差不多,頂多就是觀光船還有提供介紹景點、說故事的服務而已啊!

威尼斯大運河 Venice Grand Canal
對於自助旅行的背包客來說,搭觀光船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有更超值的選擇,那我們當然是義不容辭地優先使用。說到這裡,我就要推薦「歐洲旅行的好朋友 Rick Steves」的語音導覽,在威尼斯除了有「聖馬可廣場」與「聖馬可大教堂」可以邊看邊聽以外,還有提供「觀光船」的服務。是的,觀光船,利用行走威尼斯大運河全程的一號水上巴士(ACTV Vaporetto Line 1),因為每一站都停靠,搭配Rick Steves一站一站的語音講解,從頭搭到尾等於是一趟四十分鐘的免費觀光船導覽。是說,還有什麼東西比「免費又有豐富內容」的導遊更超值的嗎?

【延伸閱讀:歐洲旅行的好朋友Rick Steves

Rick Steves威尼斯大運河導覽

Rick Steves Venice Grand Canal Guide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Rick Steves的語音導覽App(iOS / Android),有地圖可以邊聽邊對照,或者去Rick Steves的網站直接下載語音導覽的MP3檔案以及地圖的PDF檔案。如果英文聽不太懂也沒關係,以下我會節錄Rick Steves導覽的每一站的重要內容,並加上少許我自己的想法,各位要印出來帶著邊搭船邊看也沒問題。


【延伸閱讀】:我們的歐洲旅遊App清單

雖然語音導覽是從聖塔露西亞火車站開始,但是我個人強烈建議網友們從一號船起站「羅馬廣場(Piazzale Roma)」上船,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先佔到比較好的位置。最好的位置在船的前方外面,其次則是船的左方欄杆處。不過一號船通常很多人,就盡量找到好的位置,再慢慢順著下船的人潮調整自己的位置。可以的話挑選人潮較少的晚一點時間,黃昏時分可以享受到金黃色的海景,而夜晚則人少可以輕鬆地享受「觀光船」的導覽。

如果買的是單次票,一個小時之內可以無限搭乘,搭到有興趣的站儘可以下船去走走看看,再上船即可,一號船每十分鐘就有一班。如果您買的是24小時、48小時、72小時或更長時間的票,那就更沒有問題了,隨興吧!


【延伸閱讀】:威尼斯大運河之旅

第一站:Grand Canal 大運河

威尼斯 Venice
威尼斯 Venice (Source: Bing Map)
威尼斯島就像是一隻在海中的魚,我們從魚的嘴,也就是Ferrovia站開始往內探索,經過這條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幹道,運河兩旁有超過170棟建於十三至十八世紀的建築,自此運河兩旁的風光已經將近三百年不曾改變。

威尼斯大運河
威尼斯大運河
威尼斯大運河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幹道,約是一個3800公尺長的水上幹道,沿途我們會看到曾經風光一時、現在卻沒落的豪華宮殿、幾座有名橫跨運河的橋、美麗的教堂、與公共市場等。事實上,光是大運河本身就是一個觀光景點,走在運河旁、走在橋上、搭乘運河上的水上巴士、或者幸運一點的話搭著貢多拉(Gondola)遊覽,都是令人心曠神怡的一件事。沿著運河,我們會與維持威尼斯每日生活運轉的船隻並行,一起享受這個美麗的潟湖都市。

很久以前,現在的大運河還是一條從大陸流向地中海的淡水河流,河水沖積出來的三角洲漸漸形成了威尼斯的眾多島嶼。威尼斯看起來像是一做大島,但其實是由超過一百座小島所組成,這些小島由總長約四十公里的水道以及大約四百座橋連結而成我們看到的威尼斯島。在威尼斯,只有三條被稱為「運河」的水道:大運河(Grand Canal)朱代卡運河(Giudecca)卡納雷吉歐運河(Cannaregio),其餘的水道一律稱為「河流(River)」,就因為完完全全地被水所環繞、貫通,也難怪威尼斯也被稱為「大海的新娘」。

第二站:Train Station 威尼斯火車站

威尼斯火車站
由於大多數的遊客搭火車前往威尼斯,因此Rick Steves的大運河語音導覽從火車站前開始。嚴格來說,聖塔露西亞火車站並不是一號船的起點,如果搭乘巴士(從機場或其他地方)或汽車,那麼您會在羅馬廣場(Piazzale Roma)下車。

聖塔露西亞火車站
聖塔露西亞火車站(Source: Bing Map)
關於聖塔露西亞火車站,我在「前往潟湖中的水上都市:威尼斯」文章中有稍作簡介,
這座火車站自從1954年完工後就成了威尼斯的門戶,建築上的FS為Ferrovia dello Stato的縮寫,就是義大利國營鐵路系統的簡稱。

【延伸閱讀】:前往潟湖中的水上都市-威尼斯

Chiesa di San Simeone Piccolo
San Simeone Piccolo 教堂(Source: Wikipedia
聖塔露西亞火車站對面、運河的另一邊,有一棟綠色屋頂的教堂,這應該是許多人來到威尼斯除了運河以外,第一個注意到的建築,這座名為San Simeone Piccolo的教堂建成於1738年,呈現出初期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的風格,屋頂上面向火車站揮手的San Simeone Piccolo雕像,似乎同時在歡迎來到威尼斯與歡送離開威尼斯的遊客們。

【本文為《旅遊工具》系列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