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Day 4(下)羅馬名勝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國家祭壇(Altare della Patria)
此時已經接近四點,在無所遮蔭的古羅馬廢墟曝曬整日的我們,離開了古羅馬廣場。從塞維魯凱旋門(Arco di Settimio Severo)出口離開,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因為已經被日頭曬得頭昏腦脹,我們選擇了往「國家祭壇」(Altare della Patria)的路,目的就是想要趕快能吹到冷氣。

國家祭壇(Altare della Patria)

國家祭壇又稱為維多理歐.艾曼紐二世國家紀念碑(Monumento Nazionale a Vittorio Emanuele II),用來紀念義大利半島統一後的第一位國王。由於整座建築由白色大理石建造,但四周圍的建築又都是黃褐色,因此這棟紀念館顯得特別顯眼,也特別與環境不搭,外國人喜歡稱它為「結婚蛋糕」,但羅馬人則稱之為「打字機」。紀念館裡陳列各種有關義大利半島統一過程的物品及人像,不過說真的,我們是近來吹冷氣、上廁所,所以並沒有花太多精神參觀。紀念館外觀的顏色、雄偉有如中正廟,但起碼裡面沒有一個黑黑大大的人像要求遊客朝拜,這位國王的手應該也沒有中正廟裡面那位那麼的血腥才是!

卡比托利歐山(Campidoglio)

卡比托利歐廣場的階梯係由米開朗基羅設計
位於中正廟,喔,不!維多理歐.艾曼紐二世國家紀念碑旁其實有一座山丘,稱為卡比托利歐山(Campidoglio),是羅馬七座山丘中最高的一座,但坦白說我也是看了維基百科才知道是座山丘的,因為山丘上幾乎是人工建築,而連同建築也只與艾曼紐二世紀念碑差不多高而已,我一直以為是一整個大型建築呢!

元老宮(Palazzo Senatorio)為現今羅馬市政府所在地
說起這座山丘,來頭可不小,因為緊鄰著古羅馬廣場,古羅馬時期山上曾經建有多座神廟、國家檔案館、以及君士坦丁大帝的巨像,因此也形成了卡比托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由天才設計師米開朗基羅重新設計,將整個廣場的軸線翻轉,由原本面相古羅馬廣場改為面相聖彼得大教堂,並環繞著廣場興建了元老宮、保守宮、以及新宮,使其成為羅馬新的政治中心,而元老宮成為羅馬市政府大樓。面向聖彼得大教堂的廣場出口,由米開朗基羅親自設計有如鋼琴鍵一般的階梯與欄杆。其實到這個時候,真的走不太動了,因此匆匆上到廣場去拍個照,就找個陰涼之處坐下來休息,身體也要顧啊!

萬神殿(Pantheon)

稍事休息後,我們搭公車再次回到萬神殿(Pantheon),想說昨天進不去,今天應該可以了吧!沒想到,來到萬神殿門口,發現裡面又有活動,擋在門口的工作人員說今天大概又不開放了,明天再來。失望的我們,在萬神殿外廣場看地圖,預備去下個景點時,人潮忽然往萬神殿門口湧去,原來萬神殿開放了!太好了,省得明天還要再跑一趟!

顧名思義,萬神殿原來建造的目的是要獻給世間所有的神明,但到了公元609年拜占庭帝國皇帝將萬神殿獻給羅馬教廷,並更名為聖母與殉道者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ad Martyres),也成了萬神殿的正式名稱。萬神廟到今天仍然是個重要的教堂,定期都有舉行彌撒及結婚慶典等。

上次提到,萬神殿在西方建築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因就在整體建築的計算,以及那完美的圓頂。進到萬神殿,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頂上的拱型圓頂,以及圓頂中心,直徑8.9公尺的透光圓孔,這個圓孔也是整座建築唯一的採光點,但卻足以照亮建築的內部,光線著太陽的位置與角度移動,給人一種莊嚴、神聖的感受。當然,由於是空的圓孔(是的,沒有玻璃),所以雨、雪會直接落入建築內,所以內部地板上建有雖存在卻不易察覺的排水溝渠及排水孔。在想像中,若是在下雨、下雪晚間,從建築內往上看到從圓孔飄下來的雨雪,那個畫面還真浪漫!

萬神殿可說是羅馬時期建築技術的結晶,他的建築計算精密到內部完全密合容納一顆43.3公尺的圓球體,在十五世紀翡冷翠的聖母百花大教堂興建前,萬神殿一直都是世界最大的圓頂。萬神殿的圓頂結構一直被認為是建築界的奇蹟,因為他整座是用混凝土灌漿製成,經過精密的計算,為了減少重量的壓迫,採取下厚上薄的設計,而內牆更設計了一圈圈方形、內凹的孔洞,同時作為裝飾及減輕重量的用途。但即便是如此,就算用現代的混凝土,以灌漿的方式仍然無法建造這樣的圓頂。後來發現,原來當時羅馬人是以拿坡里(Napoli)附近出產的火山灰,混加其他的材質才調出又輕又堅固的特製混凝土,而依著圓頂高度、內外的不同,也灌漿過程也會調整比例。萬神殿的建築不僅遊客爭相參觀,也成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建築師爭相學習的對象。而西方建築也有許多採用這種圓頂、樑柱式的設計,許多市政大廳、大學、圖書館皆採用這樣的設計。因著如此,稱萬神殿為西方建築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絕不為過。

維多理歐.艾曼紐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之墓
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之墓
來到萬神殿中,多數遊客的相機都是直接朝向上方的圓頂,但也有不少人圍在殿內的某的角落,原來萬神殿也是幾位歷史名人永久安眠之處,其中重要的有先前提過的統一義大利的國王維多理歐.艾曼紐二世,以及文藝復興時期,與米開朗基羅及達文西合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的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拉斐爾也就是前幾篇提過,繪製著名畫作「雅典學院」的畫家,也曾參與聖彼得大教堂的設計與監工。可惜,這位傑出的藝術家於37歲那年生了急病逝世,死後葬於萬神殿。他的墓碑上刻著:「拉斐爾在此處安息。在他生前,大自然感到了敗北的恐懼;而當他一旦溘然長逝,大自然又唯恐他死去。(Ille hic est Raffael, timuit quo sospite vinci, rerum magna parens et moriente mori.

Giolitti Gelato

話說,愛上金杯咖啡的我們,來到萬神殿,應該再去品嚐一下那杯念念不忘的espresso咖啡才是,但是來到金杯咖啡店,發現禮拜天的下午已經關門了。沒關係,萬神殿附近還有一家品嚐後也會令人念念不忘的店,就是Giolitti Gelato。先前說過,義大利的gelato只有兩種:「好吃」與「超好吃」,Giolitti就屬於「超好吃」的類別。「好吃」和「超好吃」很難用文字形容,但是如果用人潮來形容這家自1900年開張的百年老店,就容易很多。

在Giolitti Gelato的戰利品
來到Giollitti店門口,街上站著的每個人都是手裡拿著gelato、嘴裡冒著甜味、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進了門會讓人嚇一跳,裡面鬧烘烘的,除了收銀機前有排隊以外,其他地方擠滿人---是真的擠滿站著的人。在這裡,要先排隊付錢,然後拿著收據,憑你的本事擠到gelato的冰櫃櫥窗前、用盡一切方法讓工作人員注意到你手上有拿著付過錢的收據、在比大聲的人群中讓工作人員聽到你要哪些口味的gelato、拿到後還要憑本事擠出人群到店外,至於推擠過程中,gelato如果撞掉了、弄髒了衣服,沒有人會替你負責的。所幸本人的功夫還不錯,幸運將完整的兩支gelato帶出店門外,在外面和一群人一起,品嚐著口感清淡、香味卻濃郁的香檳、芒果、草莓、開口笑gelato,一解酷熱的暑氣!

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

西班牙大使館
西班牙階梯
吃完了gelato的我們,精神大振,搭著地鐵來到著名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西班牙廣場得名於位在旁邊的西班牙大使館,其中最著名的非廣場旁的西班牙階梯()莫屬,英文稱為Spanish Steps,義大利文則是Scalinata della Trinità dei Monti(山上天主聖三教堂階梯)這裡也是電影《羅馬假期》裡奧黛莉.赫本吃冰淇淋的地方,不過現在可不准任何人在階梯上吃喝。西班牙階梯建於公元1723-1725年間,為全歐洲最寬、最長的階梯,共138階,最頂端為山上天主聖三教堂(Trinità dei Monti)。其實到現在我還不是很懂,為什麼階梯上隨時都坐滿人啊???

破船噴泉
位於西班牙廣場中央有座著名的破船噴泉(La Fontana della Barcaccia),這座噴泉是由聖彼得廣場設計師貝尼尼的父親彼得.貝尼尼設計,建於公元1627-1629年間,彼得.貝尼尼也是先前我們去過特萊維噴泉的主建築師。

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

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
天色已近黃昏,我們來到西班牙廣場以北的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本來想慢慢踱步過來,但雙腿實在又酸又累,既然有Roma Pass的車票,就乾脆直接搭地鐵過來。人民廣場得名自東北角教堂後方的白楊樹(Populus),位於古羅馬城的北門,是通往北方道路的起點,在鐵路未舖設前,更是從北方來的旅人進入羅馬首先到達之處。有數百年的時間,人民廣場是公開執行死刑之處,最後一次是在1826年。人民廣場最有名的就是廣場南方的兩座極為相似的教堂:奇蹟聖母堂(Santa Maria dei Miracoli)及聖山聖母堂(Santa Maria in Montesanto)。

在羅馬的每個廣場、多數遊客區的路邊,都會看到一些人在販賣新奇的玩具,這段旅程中見到的幾乎就是兩種:矽膠做的豬頭(用力往地上丟會變成扁平,然後再慢慢回復原狀)和會發光的彈射竹蜻蜓。很奇怪,幾乎沒有看到有人在買,但是賣的人卻到處都是,而且幾乎清一色都是中東人種,我很懷疑其實全部都是屬於同一個集團。另外,還有一些人會拿著花,看到男女結伴就把花拿去給女生,如果收下了,他們就會跟你索錢,而且絕對不是一兩歐元可以打發的,沒有五歐元、甚至十歐元以上,他們會糾纏不放,甚至惡言相向。另外還有人會趁你不注意在你手上綁所謂的「幸運繩」,一旦被綁上了,如果沒有五歐元以上也休想擺脫。其實,遠遠看到這些人就要小心,遇到送花的,只要態度強硬點或者完全不理會他們,應該就會沒事,但是我們仍然有看到不少被宰的羔羊......哀~~


此時的我們,又餓又累,按著Rick Steves書上的介紹,來到了一家C/P值高的餐廳Annacinquanta Pizzeria,享受了一頓義大利麵及pizza,既豐盛又滿足的晚餐。明天,我們要來一趟基督信仰之旅,順便要去參觀聖天使堡。晚安~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Read More

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Day 4(上)古羅馬遺址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羅馬帝國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甚鉅,早在西元前五世紀當羅馬還是個城邦時,就建立了人類最早的共和體制。雖然和現代的共和制度有很大一段距離,但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羅馬已經是有貴族、元老、公民代表透過會議的方式互相監督、共同管理國政。更在那遙遠的時代,羅馬就已經有法律保護平民不受貴族的欺壓、允許平民與貴族自由通婚,且廢除債務奴隸制度。說來人類文明的進展還真緩慢,甚至倒退了很長的時間,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都還有許多人還在為這基本人權和極權政府對抗!

說到古羅馬遺跡,許多人印象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古羅馬廣場(Foro Romano)、帕拉蒂山丘(Palatino)、以及羅馬競技場(Colosseo),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羅馬競技場。由Russel Crowe主演的「神鬼戰士(Gladiator)」講述的就是凱撒的兒子Commodus為了篡位奪權,使得將軍Maximus淪為神鬼戰士,在競技場裡經歷無數次與猛獸、其他神鬼戰士戰鬥,最後成功復仇的故事。

羅馬競技場(Colosseo)

雖然已是第二次造訪,但是一出地鐵站,仍然為羅馬競技場的雄偉震懾,站在這座將近兩千年的古蹟前,心中的感動仍然讓我久久不能自已。手中拿著Roma Pass的我們,穿過長長的購票隊伍,直接來到入口就進入了競技場,看著那些排隊排了三十分鐘只為買票的遊客嫉妒的眼神,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臭屁了些啊?

比起亞洲人,歐洲人對歷史古蹟真的是懂得保護,雖然改朝換代破壞前朝建設的鳥事還在歐洲也不能避免,但相較在儒家文化影響的東亞只要改朝換代就全盤否定前朝、大肆破壞到一點都不剩下(如:火燒阿房宮),歐洲人真的文明太多了。今天我們見到的羅馬競技場基本上還是公元一世紀建成的,就連建築上的石塊也都還是原汁原味。

電影裡神鬼戰士就是走過這些通道的
羅馬競技場可說是現代橢圓形體育館的始祖,而位於羅馬市的這座更是羅馬帝國最大的競技場,建於公元72-82年間。羅馬競技場的設計概念源自於古希臘傍山而建的半圓形劇場,原先是利用山坡做為觀眾席,但到了古羅馬時期,開始利用拱型建築技術將觀眾席架起,就可以在平地建立劇場,而後再將兩個半圓形劇場對接,形成巨大的圓形競技場。羅馬競技場又稱羅馬鬥獸場,在古羅馬時期主要用來進行人與人、人與野獸之間的戰鬥表演,參加的戰士與野獸必須戰鬥至一方死亡為止,也就是在電影「神鬼戰士」中看到的情結。

競技場的觀眾席由下而上分為貴賓區、貴族區、富人區、窮人區,最多可容納五萬人,而進出競技場的良好設計更保證了不會出現觀眾混亂暴動的狀況。羅馬帝國時期,民眾進場觀看競技場內的打鬥是不需要付錢的,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失業率很高,因此讓失業者來觀看打鬥,甚至在觀眾席互毆,可以讓他們發洩對統治者的不滿,暴動也能被控制在場內,在必要的時競技場的設計也能在數十分鐘完全疏散群眾。在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的情況,羅馬能夠維持一個大帝國幾百年的時間,也真的是有他厲害的一套!

才來兩天,就發現在羅馬能夠遇上台灣人的機會比在渥太華高太多了。在場內遠遠看到幾個年輕人拿著車輪旗在拍照,去跟他們打了個招呼,交換了一下旅遊心得,順便拿著車輪旗拍個照。坦白說,我實在很不喜歡這面起源跟台灣完全無關的旗子,更何況裡面還蘊藏著太多台灣人被壓迫的血腥歷史。看到旁邊有幾個中國人鄙夷的眼神,算了,這種狀況下能夠凸顯台灣不屬中國,還是給他拍下去!總有一天,台灣要擁有一面代表台灣國的國旗啊!

基督教一直以來的傳說,就是在君士坦丁大帝將基督教合法化前,有許多基督徒被丟進競技場內殉道。但事實上,卻沒有任何歷史證據顯示曾經有基督徒在此被迫害殉道。即便如此,十八世紀時羅馬天主教仍然以這個原因宣布競技場為聖地,幾乎每年都在此紀念「殉道者」。說真的,如果沒有辦法證明這些事情,這樣算不算是欺騙啊?

出了競技場,回眸一望,再次感受到整個羅馬競技場的雄偉。羅馬競技場從外觀看似乎有殘缺,外牆整個少了兩層,這就得歸咎於羅馬天主教的傑作了。公元十五世紀時,梵蒂岡為了建造樞密院和教堂,拆掉了部分的競技場做為建築材料使用,才使得競技場成為現在這個特有的形狀。

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nstatino)

最早的君士坦丁大帝像,身體部份仍下落不明
話說剛開始萌芽的基督教受到羅馬帝國的迫害將近三百年的時間,但是就在313年前後,基督教由官府喊殺喊打的非法宗教,一夕丕變成了羅馬帝國的國教。普遍的說法是當時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在穆爾維大橋戰役前夕,在天空上看到十字架般的火舌與「你將靠此得勝」的話語,而後戰爭果然大勝。因此君士坦丁大帝決定皈依基督教,並下令頒佈《米蘭詔書》,從此承認基督教成為羅馬境內自由信仰的合法宗教。不過,這個說法其實蠻令人存疑的,原因我們下次再來談。

君士坦丁凱旋門
位於羅馬競技場外廣場的君士坦丁凱旋門,就是當時為了紀念穆爾維大橋戰役大獲全勝而建立的。雖然是超過1700年前建立,但這座凱旋門其實也是羅馬現存數做凱旋門中最新的,可見歐洲人對歷史文物的保護之周到。

帕拉蒂山丘(Palatino)

帕拉蒂山丘(Palatino)
大約在公元前771年,有一對孿生兄弟,名字分別叫做Romulus和Remus,傳說中他們小時候在帕拉蒂山丘(Palatino)上由一隻母狼哺乳撫養長大。這對孿生兄弟創立了最早的羅馬城,但後來為了能夠得到當地神明支持來為城市命名而發生了兄弟鬩牆的悲劇,Romulus殺死了Remus,因此城市的名字因此就叫做羅馬(Roma)。Romulus並創立了羅馬軍團和羅馬元老院,並藉著擴大勢力使羅馬城的統治範圍和人口大大增加。羅馬到處可以看到上面這個母狼養育雙生子的雕像,是羅馬的象徵。

帕拉蒂山丘上的皇宮遺址
帕拉蒂山丘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有人居住,羅馬共和國期間更是許多貴族和富人居住的地方,後來的羅馬帝國,更成為皇宮和御花園的所在地。

簡單吃完路邊買的三明治後,拿著Roma Pass進入了帕拉蒂山丘與古羅馬廣場的共同入口,沿著指標走上了帕拉蒂山丘。在山丘上我們開始感到鐵腿,雙腿的酸痛倒在其次,主要是這時候透中晝且天氣炎熱,山丘上雖有高聳幾近參天的松樹,但修剪得如蘑菇般,稀疏的松針更擋不了烈日的曝曬,加上山上的古蹟雖然石牆猶在,但原來木製的屋頂早已久毀不在,因此山丘上並沒有太多陰涼且可供稍作休憩之處。

山丘上有個有名的Domitian競技場,雖然稱為競技場,但這個建築原來是做何用途到今天仍然有很大的爭議,因為他雖然有著羅馬時期競技場的外表,但是其內部卻又有一圈密集的石柱拱成的建築,內外的空間又不足以容納雙輪馬車行駛,只能推測可能是用來競走、田徑、或是什麼技能比賽之類的場地。

我們依照地圖上的路徑走,走到一處卻硬生生被擋住了,原來原本的路徑後來被發掘出來下面還有古蹟,所以當然考古為大、國家尊嚴重要,觀光客就請你們繞道而行吧!原來帕拉蒂山丘上還有許多古蹟和遺址尚未被發掘出來,就像義大利許多地方一樣,常常都市建設不小心發掘出古蹟遺址,整個計畫就得停擺重新評估,一個能夠如此重視歷史文化的國家值得我們的尊敬!

古羅馬廣場(Foro Romano)

坦白說,走在帕拉蒂山丘上,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畢竟那是皇家、貴族的棲息地,就像連戰、神豬父子倆住帝寶,和我這個升斗小民沒什麼太大的關聯,但是走下帕拉蒂山丘,來到古羅馬廣場,整個感受馬上就不同,好像重新回到人間一樣。

其實古羅馬廣場是古羅馬時代的市中心,也不能算是民眾居住的地方,但是相較於帕拉蒂山丘,古羅馬廣場卻是任何民眾都可以到來之處,也有許多重要的政府機構在此提供民眾服務。置身在廣場內,的確提供了許多的想像空間,讓我們可以回到二千多年前,想像一下羅馬人曾經走在這些道路上,談天說地、共和國時期甚至可以辯論政治議題、到神廟裡祭拜、到政府機構辦事......等。

這次再訪古羅馬廣場,有了好朋友Rick Steves的陪伴,透過他的App,我們可以跟著地圖和語音導覽,將每個重要的建築走過,並了解他們的由來。古羅馬廣場主要是由神聖大道(Via Sacra)貫穿,大道的兩旁有著數座大小型的神廟,包括農神廟、維納斯神廟、凱撒神廟、羅馬神廟......等,就像世界上大多數有些歷史的城市,宗教信仰中心往往就是人群聚集的地方。

君士坦丁議堂
人群聚集之處當然也就會有一些服務人民的政府機構,譬如君士坦丁議堂(Basilica Constantini),就是提供人民喬事情的服務,當然也包括替人民解決紛爭。

羅馬共和國元老院(Senato romano)
共和時期的羅馬和現代的民主制度相距甚遠,雖然有議會,但是議員(元老)主要是由貴族推選擔任,並意思意思聘請幾位公民代表監督政府施政不會犧牲平民的權益。雖然並非真正的民主,但是在二千多年前就有這樣的議會監督制度,實屬非常進步。

凱撒神廟
提到元老院和羅馬共和國就不能不提到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後人常稱他為凱撒大帝,但這其實是個很大的誤解,因為就像韋小寶以為曹操當過皇帝一樣,其實凱撒從未稱帝,他的養子屋大維(Gaius Octavius Thrinus)才是羅馬帝國的第一個皇帝,也就是後世所熟知的奧古斯都(Augustus)。凱撒和屋大維對後世人的影響有多大呢?這呢大!就是原本的七月、八月、九月、十月(7 - September, 8 - October, 9 - November, 10 - December)因著這兩人的緣故被推遲了兩個月,七月、八月變成了July(Julius)和August(Augustus),而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變成了September、October、November和December,影響可是無遠弗屆哪!

焚燒凱撒屍體的大石
話說凱撒出生於公元前100年的貴族世家,歷任財務官、大祭司、大法官、執政官、監察官、獨裁官等職,是結束羅馬共和國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軍事領袖。公元前44年,被元老院任命為終身獨裁官,結束了羅馬共和國體制。值得一提的是,凱撒的好友,同為執政官的馬克.安東尼請求凱撒稱帝,但被凱撒拒絕。一個月後,在元老院門口,凱撒遭到好友但也是反對獨裁的元老布魯圖斯暗殺身亡。布魯圖斯在暗殺凱撒後說了一句話:「我愛凱撒,我更愛羅馬!」後來在離元老院不遠的一塊大石上,馬克.安東尼將凱撒的屍體焚燒,也就是後來凱撒神廟的所在地。凱撒對羅馬的影響非常深遠,以至於「凱撒」一詞成了後來每一位羅馬皇帝的頭銜!

站在神聖大道上,看著一旁的凱撒神廟、望著另一邊的元老院,想像著當年凱撒曾經走在這條路在上、靠在路旁的石頭上休憩。而這位羅馬的第一個獨裁者從元老院走出來時,遭到他的好友以及數十名不滿獨裁暴政的將官刺了二十三刀而死,但這不但沒有結束獨裁,反而開啟了此後數百年的獨裁統治。歷史彷彿煙雲一般地掠過眼前,一幕一幕不斷地發生,人性的醜陋讓不堪的過去一再重演,正印證了黑格爾的名言:「人類從歷史中學到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不能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這次再遊古羅馬廣場,因為事先做足了功課,加上有Rick Steves的語音導覽相伴,可真讓我們再一次把這個古羅馬時期的政治、信仰和集會中心一次弄了清楚,每個重要的建築和歷史事件都不錯過。Rick Steves可真的是旅遊歐洲的良朋益友啊!

接下來,我們將造訪一些觀光客必到的羅馬名勝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Read More

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Day 3(下)羅馬之心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台伯河
協和大道(Via della Conciliazione)長約500公尺,是羅馬市區及少數寬闊且能容納大量交通而不塞車的道路。連接著協和大道的另一端,是穿越羅馬的台伯河(Italiano: Tevere; English: the Tiber)以及聖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

聖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

聖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
聖天使堡於公元123-139年間興建,本來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為自己及家人建造的陵墓,而後多位羅馬皇帝及家人的遺體也存放於此,後也曾經作為軍事要塞、城堡、監獄及教宗的宮殿使用。公元590年羅馬發生嚴重的瘟疫,教宗額我略一世(Pope Gregory I)祈禱時經過此地,見到差劍入鞘的天使米迦勒,象徵瘟疫的結束,自此以後就被稱為「聖天使堡」。聖天使堡也是可以用Roma Pass參觀的景點之一,我們打算在羅馬的最後一天再來參觀。

「Sorry!」...... 「You are welcome!」......

橫跨台伯河的聖天使橋(Ponte Sant'Angelo)
位於聖天使堡正前方的聖天使橋(Ponte Sant'Angelo),往聖天使堡方向即是大家常常在明信片上看到的景色。此地遊人絡繹不絕,大家都在尋找自己喜歡的角度拍照、或被拍照。在拍照時我不小心後背撞上了一位也在拍照的女士,跟他道歉說了聲「Sorry」,沒想到他跟我回了一句「You are welcome」。呃!我楞了一下!「對不起」接的應該是「沒關係」,怎麼會是「不客氣」?想想,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英語的,他應該還是想說「It's ok」,只不過情急之下把「You are welcome」拿出來用罷了!

花市廣場(Campo dei Fiori)

走過聖天使橋,正式進入Rick Steves所稱的「羅馬之心」(Heart of Rome),我們來到了花市廣場(Campo dei Fiori)。花市廣場每天都有鮮花、蔬果、魚肉攤位販賣,但由於此時已經下午,多數攤販都已收攤,所以地上處處是垃圾。公元1600年,哲學家Giordano Bruno因為主張地球繞太陽轉,而被梵蒂岡判定為異端,在此活活燒死,現今在他被燒死的確切地點立有銅像作為紀念。

為了慰勞我們開始又酸又累的雙腿,因此決定在廣場旁的GROM來份gelato(謎之音:吃gelato跟雙腿酸累有什麼關係?)。義大利的冰淇淋稱作gelato,不太甜也不油膩,清淡中吃出所調配的不同味道,是在義大利旅遊絕對不可錯過的好東西。在行前我們閱讀的部落格中,有一個這麼形容義大利的gelato:「義大利的gelato基本上只有兩種,『好吃』跟『超好吃』」,經過我們此行的驗證,的確是如此。GROM是家義大利全國有名的連鎖店,因此他的品質絕對可以保證是屬於「好吃」以上,我們在旅遊中也常常光顧。在之後的旅程我們也有光顧「超好吃」的gelato,屆時再另行介紹。

納佛那廣場(Piazza Navona)

納佛那廣場(Piazza Navona)

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來到了納佛那廣場(Piazza Navona),廣場中央的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是由著名藝術家貝尼尼(Giovani Lorenzo Bernini)設計。貝尼尼也是設計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的藝術家,他也設計了許多著名的建築和藝術品。四河噴泉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地理學家認定的四大洲的四大河:尼羅河、恆河、多瑙河、拉普拉塔河。四河噴泉同時也是Dan Brown的小說天使與魔鬼中科學祭壇的所在。

我們走到了位於納佛那廣場旁的聖阿尼絲教堂(Chiesa di Sant'Agnese in Agone),沒想到門口站滿人,原來教堂裡面正有來自美國聖路易斯的青年合唱團在演唱,裡面坐滿了人,而沒有票的遊客則站在教堂後欣賞。那優美的音樂,以及在教堂裡回音形成如天籟般的和聲,教堂圓頂天窗射下來的陽光,真有如置身在天堂欣賞著天使們的合唱。

萬神殿(Pantheon)

優美的旋律還在耳邊迴盪著,我們的腳步卻已經來到萬神殿(Pantheon)。萬神殿於公元前27年建造,但後來被火焚毀,現在這座萬神殿是在公元125年重新建造。來到廣場,看到大門外萬頭鑽動,發現原來今天萬神殿內有節目,所有的遊客都被擋在外面不得而入,而這時距離關閉時間只剩不到一個鐘頭,看來今天是無法進去參觀了。萬神殿在西方建築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點等過幾天後我們再次造訪再來詳談!

金杯咖啡(Tazza D'Oro)

金杯咖啡店(Tazza D'Oro)
金杯咖啡的espresso
這間被Dan Brown在天使與魔鬼書中稱為「羅馬最好的咖啡店」創立於1946年,來到萬神殿廣場,如果不進來品嚐一下還真的太對不起自己的味蕾了。本來對espresso咖啡並不在行的我,嚐到了這杯之後終於真正領悟到espresso咖啡的真諦,而在之後的旅程中,雖然每天至少兩杯espresso,但真的再也找不到金杯咖啡帶來的滋味。所幸,我們買了兩包咖啡豆帶回加拿大,用家裡不怎麼樣的espresso機萃取出的咖啡,雖不能媲美在羅馬店裡的那杯,但也完勝我們嚐試過的任何咖啡豆。總之,如果有機會再來羅馬,我一定會再來,而且會多帶好幾包咖啡豆回家!

神殿遺址聖母教堂(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

神殿遺址聖母教堂
位於萬神殿旁還有一間小小、很不起眼的教堂-神殿遺址聖母教堂(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如果不知道他的來歷,經過甚至不會去注意他。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的十七世紀偉大科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正是在這裡被羅馬教廷審判並定罪,因為他的研究主張地球繞著太陽運轉違反的教廷的「地球為宇宙中心」的教導,因而被迫放棄他的論文並被軟禁終生。我們進到教堂內,發現裡面正在進行彌撒,因此沒有逗留很久就繼續下一站!

義大利國會大廈
做為義大利的首都,羅馬擁有一個國家政府的各級機關,但這點似乎被羅馬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文化與古蹟掩蓋了。在我們的行程規劃,特別在路線上經過義大利的國會大廈,雖然並不怎麼期待會有什麼驚喜,但真的經過時,發現他還真的不怎麼特別。在四處都是古蹟的羅馬,國會大廈比較起來顯得非常有現代感,雖然門口也有寬闊的廣場,但是畢竟不是古蹟,來往的人潮顯得稀疏。

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

特萊維噴泉
古羅馬人的建築技術已經非常高竿,在當時的城市設計就已經引用乾淨的泉水,經過高架引水渠道進入羅馬城供人民使用,也因為如此,羅馬處處都有噴泉,而這些噴泉的水都是衛生可供飲用的。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就是羅馬高架引水渠道的終點。當然這些高架引水渠道在兩千年前是很先進的城市規劃與科技,但在戰爭中也成為敵人優先破壞的目標,因為只要截斷水源,整個城市個運作很快就癱瘓了!公元538年的羅馬圍城戰爭,附近的引水渠道被破壞,一直到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期間才又重新被修復,並在終點站建造了水池與噴泉。現在我們見到的特萊維噴泉是在十八世紀的時候建造,並在1998年再重新整修,並安裝了新的抽水馬達,讓噴出的水更好看!

特萊維噴泉旁總是滿滿的人潮,傳說中只要投一枚錢幣進水池,就會重返羅馬;投兩枚會遇到新的愛情;投三枚的話情人會結婚或離婚。因此,在噴泉旁隨時都會看到不少人往裡面投擲自己的血汗錢,據說每天往水池裡投的錢超過三千歐元。J和我當然不會跟著幹投錢這種傻事,又不是錢太多。2007年來羅馬時沒有往水池裡投錢,現在還不是已經重返羅馬了!


此時已經傍晚七點多,我們找到了一家Trip Advisor上評價還不錯的餐廳,吃了我們在義大利正式的第一餐。來到義大利才知道真正的義大利麵不是北美洲那種醬汁濃稠的麵,而是清清爽爽、吃了不膩、咬來帶Q勁的口感;而真正的pizza不是北美口味那種一堆料和厚厚的cheese,應該是皮薄且脆、cheese和醬汁只有薄薄一層,這樣吃了才真的令人回味無窮!

晚餐後,帶著疲憊的身軀,搭地鐵來到羅馬競技場,拍夜景之餘順便預覽一下明天的行程

晚安!羅馬!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