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Day 13(八)威尼斯的夜與憂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想像一下,一個由一百多個小型島嶼組成、四百多座橋連接成的都市,市區內沒有馬路、沒有汽車,運輸工具只有船,出門辦個事情或買個菜要走過數十座橋、成百上千的階梯,如果要推個推車或嬰兒車,就更難了。要買個房子嘛!因為土地非常有限,小小一間就貴得嚇人,又很少有電梯。想要整修房子,因為幾乎每棟房子都是古蹟,要讓政府批准難度很高,加上建材運輸不易,因此是接近不可能的任務。這就是威尼斯、以及在威尼斯生活的光景,也難怪威尼斯島上的居民在過去三十年從十二萬人口流失到剩下不到六萬,而且每年還不斷以超過一千人的數量在消失。也難怪就連威尼斯市政府都悲觀地認為,不出幾年,威尼斯島很可能會變成一個古蹟博物館,或者一個歷史主題樂園,而不再是有人願意長期居住的地方。

不管未來的威尼斯會變得如何,他都會繼續見證著過去在這裡曾經有過一個強盛的海上貿易強權、曾經有著光榮輝煌的歷史。雖然這個海上的強權不再了,但是留下來的威尼斯,仍將會是人們永遠緬懷這段過去的地方。

歐洲最美的廳堂

St. Mark's Square
享用完了回味無窮的墨魚麵,這時才剛入夜,夕陽似乎仍然捨不得就這麼離開,西邊的天空仍然遞出些許暖光,空氣中透著沁涼,而我們也實在捨不得就這麼回到民宿。不多想,我們決定再次來到威尼斯的政治與宗教中心-聖馬可廣場,好好地享受這趟旅程在義大利的最後一夜。

被拿破崙稱為「歐洲最美的廳堂」,威尼斯真的當之無愧,尤其是入夜後的聖馬可廣場。在月娘輕輕地俯視中,盞盞街燈撒下的微光,一旁餐廳外樂隊演奏的爵士樂飄在耳邊,整個廣場上瀰漫著揮之不去的夢幻,下了船的我們,馬上陶醉在這樣的氛圍裡。

【延伸閱讀】:聖馬可廣場

St. Mark's Square
仔細往廣場上看,咦!怎麼地上濕濕的?明明白天是晴天,晚上的夜空也只有一絲絲的白雲點綴,沒有下雨啊!原來是漲潮,聖馬可廣場開始淹水了!好奇的我們,走近一看,只見水多是從廣場的排水孔冒出,有些地方則是直接從鋪在廣場上的地磚縫隙中直接竄出來。

St. Mark's Square
如果不是水不斷地從地上冒出,淹蓋的大部分的地面,在這樣的浪漫氣氛與醉人的音樂之中,如果有人真的開始偏偏起舞,我一點都不會意外,畢竟,世界上有哪個舞池比得上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呢?

St. Mark's Square
聖馬可廣場每年總會有幾次的大淹水,會淹到將近膝蓋的高度,行人也只能走在用桌子排好的「臨時道路」上。而像這次遇到的小淹水,次數則更多。本來沒有期待會遇上淹水的我們,直呼幸運,沒有碰上令人行動不便的大淹水,但仍然見識到了從地磚中冒出海水,輕輕地掩蓋了聖馬可廣場的大部分地面。

一旁的餐廳外現場樂隊仍然繼續在演奏著動人的音樂,不論是服務生或是樂師們似乎都對威尼斯的淹水習以為常,工作仍然繼續著,而不斷流出的爵士樂也為淹水的威尼斯增添了更多浪漫的氣息。

即將消失的威尼斯?

St. Mark's Square
一直以來總是有人說威尼斯將在我們有生之年沉沒,更有人將之歸咎於氣候暖化、海水上升。事實上,作為潟湖裡沖積而成的島嶼,威尼斯從一千九百年前開始有人定居就不斷地與海水對抗。雖說河水不斷地將泥沙沖積至此,但增加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土地、也蓋了更多的建築,鬆軟的沖積土其實兩千年來仍然不斷地下壓、硬化,因此說威尼斯在沉沒是真的,也因此聖馬可廣場的地板不斷地加高,以致於總督宮迴廊的柱墩都被蓋過去了。至於海水上升,則是近百年來的事情,一來一往之間也使得威尼斯的存亡更加雪上加霜。不過,除非氣候突然有很大的變化,以目前的速度來說,威尼斯應該不會那麼快就消失才是,義大利政府更要擔心反而是威尼斯居民人口的流失,這才是更大的問題。

再別威尼斯

Church of Saint Mary of Health
今晚是我們在威尼斯的最後一晚,踏在不斷淹水的聖馬可廣場上,我們慢慢地踱向碼頭,準備回到民宿,在碼頭邊看著對面被燈光照亮的安康聖母大教堂,威尼斯輝煌的歷史雖已走進時間裡,但空間仍在、美麗不減。直到今天,雖然已經離開了一年八個月,雖然只逗留了四十八小時,但是威尼斯的美仍然深印在我腦海,每每回想總是使我再度神遊!

【延伸閱讀】:威尼斯民宿 B&B Sandra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