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Day 13(二)聖馬可廣場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Day 13這天的遊記,我沒有照著時間順序來記述,而是分別記述不同的景點或地區,主要是因為威尼斯不大,而且有些地點因為開放時間、或者為了避免人潮,我們在不同的時間會重複來到。如上一篇「聖馬可大教堂」,其實是早上聽Rick Steves的語音導覽看外觀、下午人潮較少時再回來參觀內部。本篇,我將記述聖馬可廣場,之後下一篇再來記述威尼斯大運河,我想這樣子能夠幫助大家對一個景點有更完整的認識。

【延伸閱讀】:歐洲旅行的好朋友Rick Steves
【延伸閱讀】:聖馬可大教堂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 St. Mark's Square

聖馬可廣場上的舊行政大樓(右)、新行政大樓(左)、拿破崙翼大樓(中)
聖馬可廣場上的舊行政大樓(右)、新行政大樓(左)、拿破崙翼大樓(中)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 St. Mark's Square)可以說是歐洲最夢幻的廣場之一,拿破崙甚至稱它為「歐洲最美的廳堂」,並且為他加蓋了一面建築讓整體的呈現更為完整。聖馬可廣場準確來說,是個呈L字形的廣場,廣場上著名的建築有想當然爾的聖馬可大教堂,還有聖馬可鐘樓、總督宮、聖馬可時鐘塔、新、舊行政大樓、拿破崙翼大樓、以及聖馬可圖書館,除了拿破崙翼大樓,其餘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

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 St. Mark's Square
聖馬可廣場得名因其位於聖馬可大教堂前,原先只是一個小廣場,公元1177年才擴建成今天的規模,成為威尼斯的政治、宗教、經濟與節慶中心。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唯一一個被稱為Piazza的廣場,白天總是充滿著音樂、情人、鴿子以及遊客。到了深夜,這裡是全歐洲最棒的舞池,許多威尼斯當地人會來到廣場、沈醉在迷人的音樂及燈光下。

聖馬可廣場上的鴿子
許多遊客來到聖馬可廣場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與廣場上的鴿子玩耍,小孩子追逐鴿子、大人拿著榖物或麵包讓鴿子飛到手上、身上。但是這幾年來,威尼斯政府有感於廣場上的鴿子太多,已經造成很大的困擾,開始派人在廣場上勸導遊客不要餵食鴿子,避免他們吃太好、繁殖太快!

聖馬可鐘樓(Campanile di San Marco)

聖馬可鐘樓
這天早上,我們吃完民宿主人Sandra精心準備的豐富早餐後,決定用走路的來到聖馬可廣場。威尼斯的巷子真的很複雜,不過幸好聖馬可廣場是個大景點,到處都有路牌指明方向,只要跟著寫有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的路牌走就會到。

我們的第一站會先來到聖馬可鐘樓(Campanile di San Marco),趁著一早剛開門(9:00AM),先登上鐘樓一覽威尼斯的美麗風光。聖馬可鐘樓位於聖馬可大教堂前不遠處,最早是座碼頭的瞭望台,後來改建成教堂鐘樓,成為聖馬可廣場的一部分。歷史上,聖馬可鐘樓曾經毀損過許多次,並曾遭遇地震及多次的火災,現在的鐘樓是在公元1514年設計,但是在1902年七月初鐘樓開始出現裂縫並迅速擴大,7月14日完全倒塌。

聖馬可鐘樓倒塌後,威尼斯立刻決定按照原來的設計重蓋鐘樓,並加強結構的穩定性,於1912年3月6日完成重新啟用。

威尼斯大運河 Grand Canal

聖馬可廣場 St. Mark's Square

聖馬可大教堂 St. Mark's Basilica

聖喬治‧馬焦雷島 San Giorgio Maggiore Island
聖喬治‧馬焦雷島 San Giorgio Maggiore Island
【延伸閱讀】:聖喬治馬焦雷教堂

聖馬可廣場與聖喬治‧馬焦雷島
聖馬可鐘樓

因為我們早早就來,沒怎麼排到隊,就搭電梯直上108公尺高的頂層,鐘樓上望出去可以看到威尼斯的全景,整個聖馬可廣場、聖馬可大教堂、威尼斯大運河等,在藍天白雲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輝,彷彿在訴說著威尼斯榮耀的過去。美麗的威尼斯全景餵食著我的眼睛、觸動我的情感,迷戀著這樣的風景,久久不能自已,真的捨不得下鐘樓了!

聖馬可時鐘(St. Mark's Clock)

聖馬可時鐘 St. Mark's Clock
回到地面,再次進入鴿子與遊客一樣多的聖馬可廣場,面對聖馬可大教堂,往左邊看去,可以看到一棟時鐘塔,名為聖馬可時鐘(St. Mark's Clock),這座建於1496年文藝復興時期的時鐘是世界最早的數位時鐘之一。除了圓形的類比時鐘外,在1857年又安裝了數位時鐘,左邊的羅馬數字代表的是小時、右邊的阿拉伯數字是分鐘,上面的照片顯示的正是早上十一點整。而樓頂的兩個銅人,每個小時整點的時候會搖動鐘錘,撞擊銅鐘發出聲響。

總督宮/公爵宮(Palazzo Ducale)

總督宮 Doge's Palace
位於聖馬可大教堂另一邊是總督宮,又稱公爵宮道奇宮Palazzo Ducale / Doge's Palace),在威尼斯共和國時期,這裡是政府機關與法院的所在地,也是統治公爵的居所。威尼斯的總督宮建於十四世紀至十五世紀,以華麗著稱,建造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展示威尼斯共和國的國力與財力,而事實上,約有四百年的時間這裡是全歐洲最有政治、經濟影響力的半畝地。


總督宮 Doge's Palace
雖說威尼斯共和國非常地強大,但這裡大概是歐洲歷史上唯一統治者的宮殿直接位於人人可以來往的廣場上,而沒有任何圍牆或武裝軍隊守護的宮殿,事實上,威尼斯公爵也是以自己的親民愛民而自豪,更特別不建築任何圍牆。

總督宮 Doge's Palace

眼睛尖一點的話,會發現總督宮外的柱子下方沒有塔座,乍看之下有點怪怪的,怎麼會有這樣的建築呢?原來這些柱子本來是有塔座的,只是因為威尼斯是建立在潟湖的沖積島嶼上,使得威尼斯一千多年來不斷地與上升的海水和下沉的土地搏鬥,當水位越來越高,威尼斯人的作法就是在原來的地上在加一層石板,一層一層加上去後,原來的塔座也就被不斷往上鋪的石板蓋過去了。

總督宮目前已經蓋建為博物館,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並沒有進去參觀,而只是在外面好好地享受這個建築的美。

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

嘆息橋 Sigh Bridge
共和國時期法院設在總督宮裡,難免會有犯人在受審、判有罪後必須面臨刑罰,輕則關幾年、重則判死刑,宣判死刑後,犯人會從法院走向死牢,中間會經過一座橋,因為經過的犯人從橋小小的窗戶看到外面美麗的威尼斯,之後就是無盡的黑暗與死亡,不禁為自己的做惡、犯罪後悔,唉!就是有名的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 / Sigh Bridge),連結著總督宮與監獄,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犯人走過,嘆息了多少次呢?

聖馬可飛獅

聖馬可飛獅
讀聖經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尋找重複的名詞或字句,因為這通常是一段經文想要強調的主題。實際上,在生活中,不論是聽演講也好、看書也好,不斷重複的名詞、字句、圖畫通常也都是作者想要特別強調的。

來到聖馬可廣場,眼尖的朋友會注意到,這裡有一個不斷重複的圖像,不論是在教堂的外觀、鐘樓、外面的樹立的高柱,都會看得到「一隻巨獅左爪拿著一本書」,這就是威尼斯的市徽「聖馬可飛獅」,象徵著威尼斯的榮耀。前一篇有提到,馬可在夢中,天使告訴他將長眠於威尼斯,後來威尼斯商人真的到埃及去將馬可的遺體偷來威尼斯,並建立了聖馬可大教堂。

聖馬可飛獅
聖馬可飛獅是威尼斯的市徽,傳說中是馬可的座騎(真的嗎?),獅子的左爪抓著一本聖經,上面刻著「願你安息,馬可,我的福音佈道者」,也就是馬可夢中天使對他的應許。這個圖像顯示威尼斯對馬可的崇敬以及保護馬可遺體的決心,馬可的名字被用在威尼斯最大的教堂、最ㄉㄚ也因此成了威尼斯市的象徵。

今天下午,我們將跟著Rick Steves的語音導覽,搭乘一號水上巴士,一同遊覽威尼斯的大運河,並尋找威尼斯過往的榮耀!

【延伸閱讀】:威尼斯大運河之旅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