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行李後,我們正式輕便地走入了威尼斯、穿梭在小巷與小橋中,往北方的水上巴士站前進,我們這半天的行程,將搭船一探一些威尼斯的外島,包含了威尼斯最早有人定居的托爾切洛島(Torcello)、威尼斯人安眠的聖米凱萊墓園(San Michele Cemetery)、以玻璃工藝聞名的慕拉諾島(Murano)、以及以蕾絲編織出名的彩色漁村布拉諾島(Burano)。
聖米凱萊墓園(San Michele Cemetery)
聖米凱萊墓園的外牆(Source: Wikipedia) |
從威尼斯島到聖米凱萊島只有數分鐘的船程,墓園入口即在下船處,門口寫著為了尊敬死者,園內不准拍照,作為好公民的我們也就乖乖地收起相機。墓園內分成數個區域,因為土地的限制,採取的是立體式的骨灰葬,園內有個遺體焚化爐,還有個教堂,以及有免費的廁所可供使用。在這個廁所難找的威尼斯,這個免費廁所是很難得的。
慕拉諾島(Murano)
位於聖米凱萊墓園的北方不遠處即是慕拉諾島(Murano)。各位有沒有覺得這個名字非常熟悉?是的,日產(Nissan)的豪華小型修旅車(Small SUV)Murano就是得名於這塊以玻璃工藝著名的小島。慕拉諾島是威尼斯潟湖中算是比較大的島嶼,但其實還是只有1.17平方公里,歷史上曾經是威尼斯的漁港以及產鹽處,而後成為商港。威尼斯共和國時期,因為擔心威尼斯島上的玻璃工廠會引起火災,而下令將所有的玻璃工廠遷移到慕拉諾島,也因此造就了現代慕拉諾島的彩色玻璃工藝產業。
慕拉諾與其說是一個島,不如說是個群島,群島之間的水域形成了天然的運河,成為居民交通上使用的水道。運河的沿岸有供行走的道路,路上的遊客來往如織,沿路旁的店家多數都是賣手工玻璃藝術品。
觀光客總是喜歡帶些伴手禮、紀念品,有些不肖的商家為了貪圖利益,從中國進口廉價、劣質的玻璃製品,充當慕拉諾玻璃藝術品來賣。此舉不只影響到當地的產業,更破壞了慕拉諾彩色玻璃藝術品的口碑,因此有不少商家門口直接用寫明「抱歉,店內沒有中國玻璃(I am sorry, no Chinese glass inside)」,可見這些劣質的中國山寨貨有多麼地顧人怨!
我們在慕拉諾島上悠閒地走著,在一間麵包店買了個剛烘培出爐的麵包當點心,一邊欣賞著櫥窗裡的彩色玻璃製品,路邊的小廣場也有一些較大型的玻璃公共藝術品,慕拉諾島人們真的把玻璃當成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以他們的玻璃工業為榮啊!
布拉諾島(Burano)
離開了慕拉諾島,我們乘船前往北方的布拉諾島(Burano)。位於威尼斯島七公里以北的布拉諾島,從威尼斯本島搭船前往需要約四十分鐘,即便是從慕拉諾島,也要三十分鐘的船程。許多人來到布拉諾島,被他的彩色房子所吸引,但實際上,這個小島的主要產業是手工蕾絲紡織,街邊有不少商店都是賣蕾絲織品,店內也可以看到一些婦女現場編織蕾絲,並讓人們客製蕾絲織品。當然,彩色的屋子是布拉諾島的主要景點,傳說中,古早時候當漁民出去捕魚回來,就是靠著屋子的色彩能夠快速辨認自己的家是哪一棟,但是說真的,如果真的是島上的居民,還有需要靠顏色才能辨認自己的家嗎?
托爾切洛島(Torcello)
威尼斯最早的居民應該是為了躲避日耳曼人的攻擊,而逃到這個當時鳥不生蛋的潟湖(現代的威尼斯,尤其是聖馬可廣場,反倒是鳥生太多蛋,鴿子太多)。當時的難民來到威尼斯後,第一個落腳處就是在托爾切洛島(Torcello),他們在這裡居住、耕種,開拓了最早的威尼斯,並漸漸地往外拓展到了威尼斯本島,從而建立了威震一時的威尼斯共和國。誰知道後來因為水源不足以及瘧疾盛行,托爾切洛島上的居民幾乎全數外遷,以致於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這個威尼斯的發源地卻成了威尼斯最沒有開發的地方,2009年的人口普查顯示這個島上只有14個居民。多數遊客並不會上來托爾切洛島,因為真的太多可看的,但是我卻對這個先民的遺址很有興趣,怎麼樣也想來看看早期的威尼斯遺址。因為此時已經近黃昏,托爾切洛島又不是熱門地點,為了趕上最後一班離開托爾切洛島的船,我們只有短短二十分鐘的時間。
托爾切洛島上真的沒有太多值得花太多時間的地方,從下船處往島內走,沿著一條胃島上交通開發的運河,路旁有個名為Locanda Cipriani的小旅館,這裡曾經接待過英國女王伊莉沙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
再往內走,可以看到早期的教堂、廣場,以及一個還有在營運的酒莊。教堂的鐘樓允許遊客爬上,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上去了。簡單進教堂看看後,我們就離開了這個威尼斯最早開發,但也是現代威尼斯最天然的島嶼。
威尼斯的黃昏
離開了托爾切洛島,我們搭乘著大型水上巴士,往威尼斯島的方向回去。這趟路程比我們預計的還要久,大船甚至繞到了靠近潟湖外緣的里多島(Lido),這裡是每年威尼斯影展舉辦的地方。當我們終於遠遠看到了威尼斯本島,此時太陽已經漸漸西斜,天色開始慢慢轉黃,我們得以從海上欣賞威尼斯美麗的黃昏。我們在聖馬可廣場下了船,趁著天色還沒暗,先走走晃晃,preview一下明天的行程,岸邊搖搖晃晃的貢多拉(Gondola)、聖馬可廣場上漸漸散去的人群,威尼斯的黃昏充滿著浪漫的氣氛。
【延伸閱讀】:聖馬可廣場
這時候的我們肚子其實很餓了,來到了民宿主人介紹的餐廳Ca d'Oro Alla Vedova,想要一嚐威尼斯有名的墨魚麵(seppia),只是誰知道,餐廳裡面是完完全全地客滿,侍應跟我們說沒有預約的話今天關門前我們別想進去吃了。想要預約明天?只接受當天、當餐預約,明天晚餐六點半開門再來預約!哇哩咧!
【延伸閱讀】:「品」味威尼斯
又餓又累的我們,晚上十點又找不到吃的,糊里糊塗進了一家餐廳,點了墨魚麵,味道也還好。後來才想起,好朋友Rick Steves有說過,在威尼斯找餐廳的一個秘訣,就是餐廳菜單上只能有兩種語言,那種餐廳才是當地人會光顧的道地威尼斯餐廳,三種以上語言的餐廳,都是在騙觀光客的。我們吃的這家餐廳,菜單上直接有四種語言啊!難怪!
【延伸閱讀】:聖馬可大教堂
【延伸閱讀】:威尼斯大運河之旅
【延伸閱讀】:走過的橋比走過的路還多
【延伸閱讀】:「慢」遊威尼斯
【延伸閱讀】:聖喬治馬焦雷教堂
【延伸閱讀】:威尼斯的夜與憂
【本文為《2013義大利、法國鐵腿之旅》系列文章】
0 comments:
張貼留言